第354章 还是得走玄武门
第354章 还是得走玄武门
“放肆,谁让他们动手的!”
李靖大怒喝道。
副将连忙道:“卫公,他们说是太子挟持了陛下,要去救驾。”
听到这话,李靖一下子就冷静了下来。
因为陛下进入来庭坊的事情,可没有公开,也没有对外说过。
自然李靖调动禁军也是没有说的。
那禁军统领,怎么会知道陛下被挟持?
“是哪个禁军统领擅自动兵。”
副将咽了咽唾沫,压低声音道:“回卫公,是右威卫将军杨崇业。”
“弘农杨氏.”
李靖眉头紧皱,眼中闪过一丝寒光。
杨崇业出身弘农杨氏旁支,其祖父杨玄感曾在隋末举兵反隋,虽以失败告终,却让杨家在关陇士族中声名大噪。
父亲杨元礼凭借与清河崔氏联姻,不仅保住家族根基,更让杨崇业自幼得以进入国子监修习。
而杨崇业本人更是娶了范阳卢氏嫡女卢清漪为妻,凭借着五姓七望的姻亲关系,短短十年间从折冲都尉一路升至右威卫将军,手握长安城西南防线的禁军精锐。
李靖怒不可遏:“这个杨崇业,竟敢假传圣意!”
“陛下行踪绝密,他却以救驾为名强攻,分明是想逼太子谋反!“
副将小心翼翼道:“卫公,杨崇业手握三千飞骑营。”
李靖冷声道:“传令,杨崇业不听调令,就地革职。”
直接把一名禁军将军革职,实际上李靖是没有这个权力的,不过他可以暂且革职,事后再走吏部,刑部,兵部的流程。
“是,卫公。”
副将连忙赶去传令。
来庭坊东门。
杨崇业正在命人猛攻,只是原本以为可以轻易拿下,太子的神武军却超出了他的想象。
“这些蛮子,怎么可能这么强。”
杨崇业有些焦急,原本认为,在没有火炮的情况下,太子的神武军,怎么能敌大唐精锐。
他的将士,又岂是金吾卫那些巡街能比的。
现在看来,是他小瞧了。
不过他兵力更多,再耗费些时候,定能拿下。
然此时,对面出现了个宦官。
杨崇业一眼就认了出来,是右监门大将军,皇帝内侍张阿难。
这让杨崇业瞳孔一缩。
“陛下诏敕!!!”
悠长的声音回想,略带一些刺耳。
听到宦官的声音,双方将士暂且罢兵。
右威卫的将士们下意识看向杨崇业。
杨崇业自然不敢违背诏敕,当即躬身作揖。
张阿难朗声道:“陛下诏敕,命禁军立即回府,不得生事。”
杨崇业头皮发麻。
这可跟先前说好的情况不同,陛下怎么会下诏敕?
杨崇业强压下心头惊涛,保持着躬身姿态朗声道:“敢问张公公,陛下如今安危如何?臣听闻太子谋反,挟持圣驾,此等大事,怎能”
张阿难冷哼一声:“杨将军这是质疑陛下的安危?”
“陛下此刻正在来庭坊内与太子议事,倒是将军领着兵马,是遵谁的意,究竟是护驾还是另有图谋?”
杨崇业猛然抬头:“我我是得密报说太子意图不轨!”
张阿难追问道:“哪来的密报?”
杨崇业头皮发麻,不知道怎么回。
半晌,铁青着脸道:“这定是太子挟持陛下所下之诏敕。”
“不见到陛下,我是不会罢兵的。”
张阿难冷哼道:“这可由不得你。”
说完,看向跟随杨崇业的右威卫将士们,喝道:“汝等也想跟杨崇业叛逆?”
皇帝内侍,右监门大将军的威名可不小。
可以说在众多禁卫大将军中,张阿难的含金量更高,毕竟这可是皇帝内侍,天天陪在陛下身边。
“不敢。”
“臣不敢。”
“谨遵诏敕。”
禁军的这些将士,可不是什么都不懂的新兵,相反更是多年老兵。
他们听从杨崇业的命令,是因为职位。
现在陛下诏敕都来了,别管真的假的,听就是了。
再说陛下内侍都亲自出面了,这还能有假?
就算是陛下被太子挟持了,那也是诏敕。
杨崇业面色有些惨白。
张阿难指着杨崇业命令道:“拿下。”
原本听从杨崇业命令的右威卫,此刻顿时反水,当即把杨崇业按在地上。
一场闹剧,就此结束。
这时李靖的人才过来。
另一边。
李治也得到了消息。
后背顿时湿透。
“义府!陛下的诏敕怎么会突然下达?”李治声音发颤,回头望向身后的李义府,眼中满是惊恐。
“不是说万无一失吗?这、这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!”
李义府脸色同样苍白如纸,额头上豆大的汗珠不断滚落,他强作镇定,压低声音道:“晋王莫慌!定是走漏了风声,被太子所察觉。”
李治摇摇头:“不,恐怕来庭坊内,父皇跟太子,不是我们想的那样。”
李义府道:“晋王,事已至此,我们只能赌一把。”
“若是陛下安然离开来庭坊,晋王就说被人蒙蔽,是有人蛊惑晋王出兵救驾,晋王也是一片忠心,只是被奸人利用。”
李治抬起头,眼中满是怀疑:“可父皇会相信吗?”
李义府肯定道:“晋王是陛下嫡子,陛下自然会信的。”
李治苦笑:“父皇连太子都能容忍谋反,却未必能容得下我这个背后算计的儿子。太子手握神武军,还有火炮,父皇都想着留他一命,可我我不过是个手无寸铁的皇子。”
魏王府。
“怎么回事?为何禁军突然撤兵?”李泰声音嘶吼。
这跟他的算计完全不同。
不是说好李承乾会趁机逼宫?杨崇业那蠢货到底在干什么?”
关于杨崇业,李泰是知晓的。
在他看来,右威卫都攻打来庭坊了,太子自然会囚禁父皇。
柴令武艰难道:“太子不但没有对陛下囚禁,似乎陛下在来庭坊,好像没有异常。”
李泰喃喃道:“不可能!”
“李承乾手握神武军和火炮,大好时机摆在眼前,他怎会就这么放过?”
这一点,李泰完全想不通。
只要太子囚禁了父皇,不就可以跟父皇当年那样夺位吗。
明明都已经造反了,父皇都送到眼前了。
太子还能忍得住?
李泰不信,如果是他,绝对不会放过这样的机会。
任何人都不会放过这样的机会。
可为什么。父皇却有诏敕出?
柴令武分析道:“陛下跟太子,似乎达成了某种共识。”
李泰冷笑:“父皇疯了吗。”
“李承乾拥兵自重,都已经走到谋反这一步了,怎么可能和父皇达成共识!他难道不知道,一旦错过这个机会,日后再想翻身难如登天?”
随后问道:“杨崇业那边,就没有其他消息?他不是五姓七望精心安排的人吗?怎么会这么轻易就被拿下?”
柴令武叹了口气:“魏王有所不知,杨崇业虽手握重兵,可内侍张阿难亲自带着陛下诏敕出现,将士们自然不敢违抗。”
“陛下对禁军的掌控本就森严,那些将士平日里受陛下恩泽,又怎会真的跟着杨崇业造反?”
“说到底,杨崇业不过是被五姓七望推出来的替罪羊。”
李泰眼神中闪过一丝慌乱:“那崔盛玉?他不会坐视不理吧?我们之前的计划,他可是出了不少力,还承诺会全力支持。”
柴令武压低声音:“恐怕此刻崔盛玉都已经不在长安城了。”
五姓七望的人,最擅长跑路。
李泰跌坐在椅子上,神情恍惚:“完了,全完了……原本以为这是个天衣无缝的计划,能让李承乾彻底失势,没想到……”
李泰眼中满是不甘:“不行,我不能就这样坐以待毙。柴令武,你给我想办法,一定要想出应对之策!”
柴令武沉思片刻,道:“魏王,如今之计,唯有主动请罪。”
“明日一早魏王便去面见陛下,在陛下面前痛哭流涕,将一切责任都推到五姓七望身上,就说是被他们蒙蔽,对杨崇业的行动毫不知情。”
“以魏王在陛下心中的地位,陛下或许不会深究。”
李泰皱眉:“请罪?”
“父皇何等英明,岂会轻易相信?”
“况且我做了那么多事,父皇岂会毫无察觉?”
柴令武道:“很多事情,陛下是知晓了,既然没说,便是默认,自当不会过分责怪魏王。”
其实大多数人都能看出来,李世民就是把魏王推出来跟太子打擂台。
李泰沉默许久,缓缓道:“可就算父皇这次饶过我,日后我在父皇心中地位也会一落千丈,再无翻身之日。”
柴令武低声道:“太子可不会就这么沉寂下去。”
“会有机会的,魏王。”
来庭坊。
李世民面色阴沉听完张阿难的汇报。
李靖调动禁军,是经过房玄龄跟长孙无忌的许可,这一点无可厚非,也是为了他的安危着想,是忠心的。
但擅自攻打来庭坊,还说什么被太子挟持,这就很不对味了。
“金吾卫也参与了,朕不是免了稚奴右金吾卫大将军的职,怎么他还能调动金吾卫?”
李世民有些疑惑,稚奴在右金吾卫有这么高的威望了?
张阿难解释道:“陛下,是晋王以救驾的名义的,这才让金吾卫出动。”
李世民道:“稚奴说救驾就是?”
“没有兵符文书,金吾卫怎会听令。”
“去查,查清楚。”
张阿难躬身道:“是,陛下。”
旁边,李承乾很是安静。
李世民问道:“太子不意外?”
李承乾回道:“他们都认为,我不会放过这个大好机会,挟持父皇。”
李世民道:“你倒是忍得住。”
李承乾回道:“我已经当了二十年的太子,不差这几天。”
这话把李世民气得够呛。
不过现在禁军出了这么大的乱子,李世民也没心情再跟太子掰扯了。
“行了,你自己好好想想。”
“这么闹下去,有什么意义。”
李承乾不甘示弱道:“还请父皇好好想想,留着魏王跟晋王,又有什么意义。”
李世民冷哼一声,起身就走。
李承乾也起身作揖:“恭送父皇。”
李世民的龙袍掠过门槛时带起一阵冷风,李承乾望着李世民有些佝偻的背影,忽然想起武德九年那个血色清晨。
那时的李渊也是这样蹒跚着走出太极殿,而年轻的秦王李世民,则踏着兄长的血泊走向至高之位。
李承乾泛起一丝苦笑,命运的轮盘竟如此相似地转动,只是这次,轮到他站在漩涡中央。
“殿下,神武军已重新布防。”
苏定方的声音从殿外传来,甲胄碰撞声惊醒了李承乾的思绪。
李承乾微微沉默,道:“苏将军,你说.”
“若今日我囚禁了陛下,会如何?”
苏定方微微一怔,而后道:“殿下神武,若当机立断,此刻已坐拥长安。只是.”
“只是陛下威望甚高,即便掌控皇城,也恐生变数。”
李承乾冷笑:“从洛阳起兵那日起,我便成了变数。”
“你说,陛下真的不知道五姓七望的阴谋?真的不清楚青雀、稚奴的算计?他不过是在玩弄平衡之术,看着我们兄弟相残,以此稳固他的皇权!”
“他要是让青雀稚奴外放藩地,又怎会有这么事情。”
李承乾是真心觉得,要是没有魏王跟晋王,他也不怎么急着去当皇帝。
当个太子,也挺好的。
可现在的情况,是局势只能逼着他不断往前走,如逆水行舟,不进则退。
已经是身不由己了。
可若是二凤愿意放弃魏王,则情况完全不同。
苏定方沉默片刻,道:“无论陛下作何打算,殿下都有神武军,有火炮。只要我们养精蓄锐.”
李承乾盯着苏定方,许久才缓缓道:“你知道吗?看着父皇离开的背影,我忽然想起当年他在玄武门的所作所为。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,只是这次,我不想做任人宰割的羔羊。”
李承乾走到地图前,手指重重按在玄武门的位置。
“这里,终究是我无法逃避的宿命。”
“殿下。”
苏定方走到他身边:“玄武门之变成就了陛下的霸业。如今局势虽险,但以殿下的谋略,加上我们手中的力量,未必不能重现辉煌。只是……还需忍耐些时日。”
(本章完)
“放肆,谁让他们动手的!”
李靖大怒喝道。
副将连忙道:“卫公,他们说是太子挟持了陛下,要去救驾。”
听到这话,李靖一下子就冷静了下来。
因为陛下进入来庭坊的事情,可没有公开,也没有对外说过。
自然李靖调动禁军也是没有说的。
那禁军统领,怎么会知道陛下被挟持?
“是哪个禁军统领擅自动兵。”
副将咽了咽唾沫,压低声音道:“回卫公,是右威卫将军杨崇业。”
“弘农杨氏.”
李靖眉头紧皱,眼中闪过一丝寒光。
杨崇业出身弘农杨氏旁支,其祖父杨玄感曾在隋末举兵反隋,虽以失败告终,却让杨家在关陇士族中声名大噪。
父亲杨元礼凭借与清河崔氏联姻,不仅保住家族根基,更让杨崇业自幼得以进入国子监修习。
而杨崇业本人更是娶了范阳卢氏嫡女卢清漪为妻,凭借着五姓七望的姻亲关系,短短十年间从折冲都尉一路升至右威卫将军,手握长安城西南防线的禁军精锐。
李靖怒不可遏:“这个杨崇业,竟敢假传圣意!”
“陛下行踪绝密,他却以救驾为名强攻,分明是想逼太子谋反!“
副将小心翼翼道:“卫公,杨崇业手握三千飞骑营。”
李靖冷声道:“传令,杨崇业不听调令,就地革职。”
直接把一名禁军将军革职,实际上李靖是没有这个权力的,不过他可以暂且革职,事后再走吏部,刑部,兵部的流程。
“是,卫公。”
副将连忙赶去传令。
来庭坊东门。
杨崇业正在命人猛攻,只是原本以为可以轻易拿下,太子的神武军却超出了他的想象。
“这些蛮子,怎么可能这么强。”
杨崇业有些焦急,原本认为,在没有火炮的情况下,太子的神武军,怎么能敌大唐精锐。
他的将士,又岂是金吾卫那些巡街能比的。
现在看来,是他小瞧了。
不过他兵力更多,再耗费些时候,定能拿下。
然此时,对面出现了个宦官。
杨崇业一眼就认了出来,是右监门大将军,皇帝内侍张阿难。
这让杨崇业瞳孔一缩。
“陛下诏敕!!!”
悠长的声音回想,略带一些刺耳。
听到宦官的声音,双方将士暂且罢兵。
右威卫的将士们下意识看向杨崇业。
杨崇业自然不敢违背诏敕,当即躬身作揖。
张阿难朗声道:“陛下诏敕,命禁军立即回府,不得生事。”
杨崇业头皮发麻。
这可跟先前说好的情况不同,陛下怎么会下诏敕?
杨崇业强压下心头惊涛,保持着躬身姿态朗声道:“敢问张公公,陛下如今安危如何?臣听闻太子谋反,挟持圣驾,此等大事,怎能”
张阿难冷哼一声:“杨将军这是质疑陛下的安危?”
“陛下此刻正在来庭坊内与太子议事,倒是将军领着兵马,是遵谁的意,究竟是护驾还是另有图谋?”
杨崇业猛然抬头:“我我是得密报说太子意图不轨!”
张阿难追问道:“哪来的密报?”
杨崇业头皮发麻,不知道怎么回。
半晌,铁青着脸道:“这定是太子挟持陛下所下之诏敕。”
“不见到陛下,我是不会罢兵的。”
张阿难冷哼道:“这可由不得你。”
说完,看向跟随杨崇业的右威卫将士们,喝道:“汝等也想跟杨崇业叛逆?”
皇帝内侍,右监门大将军的威名可不小。
可以说在众多禁卫大将军中,张阿难的含金量更高,毕竟这可是皇帝内侍,天天陪在陛下身边。
“不敢。”
“臣不敢。”
“谨遵诏敕。”
禁军的这些将士,可不是什么都不懂的新兵,相反更是多年老兵。
他们听从杨崇业的命令,是因为职位。
现在陛下诏敕都来了,别管真的假的,听就是了。
再说陛下内侍都亲自出面了,这还能有假?
就算是陛下被太子挟持了,那也是诏敕。
杨崇业面色有些惨白。
张阿难指着杨崇业命令道:“拿下。”
原本听从杨崇业命令的右威卫,此刻顿时反水,当即把杨崇业按在地上。
一场闹剧,就此结束。
这时李靖的人才过来。
另一边。
李治也得到了消息。
后背顿时湿透。
“义府!陛下的诏敕怎么会突然下达?”李治声音发颤,回头望向身后的李义府,眼中满是惊恐。
“不是说万无一失吗?这、这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!”
李义府脸色同样苍白如纸,额头上豆大的汗珠不断滚落,他强作镇定,压低声音道:“晋王莫慌!定是走漏了风声,被太子所察觉。”
李治摇摇头:“不,恐怕来庭坊内,父皇跟太子,不是我们想的那样。”
李义府道:“晋王,事已至此,我们只能赌一把。”
“若是陛下安然离开来庭坊,晋王就说被人蒙蔽,是有人蛊惑晋王出兵救驾,晋王也是一片忠心,只是被奸人利用。”
李治抬起头,眼中满是怀疑:“可父皇会相信吗?”
李义府肯定道:“晋王是陛下嫡子,陛下自然会信的。”
李治苦笑:“父皇连太子都能容忍谋反,却未必能容得下我这个背后算计的儿子。太子手握神武军,还有火炮,父皇都想着留他一命,可我我不过是个手无寸铁的皇子。”
魏王府。
“怎么回事?为何禁军突然撤兵?”李泰声音嘶吼。
这跟他的算计完全不同。
不是说好李承乾会趁机逼宫?杨崇业那蠢货到底在干什么?”
关于杨崇业,李泰是知晓的。
在他看来,右威卫都攻打来庭坊了,太子自然会囚禁父皇。
柴令武艰难道:“太子不但没有对陛下囚禁,似乎陛下在来庭坊,好像没有异常。”
李泰喃喃道:“不可能!”
“李承乾手握神武军和火炮,大好时机摆在眼前,他怎会就这么放过?”
这一点,李泰完全想不通。
只要太子囚禁了父皇,不就可以跟父皇当年那样夺位吗。
明明都已经造反了,父皇都送到眼前了。
太子还能忍得住?
李泰不信,如果是他,绝对不会放过这样的机会。
任何人都不会放过这样的机会。
可为什么。父皇却有诏敕出?
柴令武分析道:“陛下跟太子,似乎达成了某种共识。”
李泰冷笑:“父皇疯了吗。”
“李承乾拥兵自重,都已经走到谋反这一步了,怎么可能和父皇达成共识!他难道不知道,一旦错过这个机会,日后再想翻身难如登天?”
随后问道:“杨崇业那边,就没有其他消息?他不是五姓七望精心安排的人吗?怎么会这么轻易就被拿下?”
柴令武叹了口气:“魏王有所不知,杨崇业虽手握重兵,可内侍张阿难亲自带着陛下诏敕出现,将士们自然不敢违抗。”
“陛下对禁军的掌控本就森严,那些将士平日里受陛下恩泽,又怎会真的跟着杨崇业造反?”
“说到底,杨崇业不过是被五姓七望推出来的替罪羊。”
李泰眼神中闪过一丝慌乱:“那崔盛玉?他不会坐视不理吧?我们之前的计划,他可是出了不少力,还承诺会全力支持。”
柴令武压低声音:“恐怕此刻崔盛玉都已经不在长安城了。”
五姓七望的人,最擅长跑路。
李泰跌坐在椅子上,神情恍惚:“完了,全完了……原本以为这是个天衣无缝的计划,能让李承乾彻底失势,没想到……”
李泰眼中满是不甘:“不行,我不能就这样坐以待毙。柴令武,你给我想办法,一定要想出应对之策!”
柴令武沉思片刻,道:“魏王,如今之计,唯有主动请罪。”
“明日一早魏王便去面见陛下,在陛下面前痛哭流涕,将一切责任都推到五姓七望身上,就说是被他们蒙蔽,对杨崇业的行动毫不知情。”
“以魏王在陛下心中的地位,陛下或许不会深究。”
李泰皱眉:“请罪?”
“父皇何等英明,岂会轻易相信?”
“况且我做了那么多事,父皇岂会毫无察觉?”
柴令武道:“很多事情,陛下是知晓了,既然没说,便是默认,自当不会过分责怪魏王。”
其实大多数人都能看出来,李世民就是把魏王推出来跟太子打擂台。
李泰沉默许久,缓缓道:“可就算父皇这次饶过我,日后我在父皇心中地位也会一落千丈,再无翻身之日。”
柴令武低声道:“太子可不会就这么沉寂下去。”
“会有机会的,魏王。”
来庭坊。
李世民面色阴沉听完张阿难的汇报。
李靖调动禁军,是经过房玄龄跟长孙无忌的许可,这一点无可厚非,也是为了他的安危着想,是忠心的。
但擅自攻打来庭坊,还说什么被太子挟持,这就很不对味了。
“金吾卫也参与了,朕不是免了稚奴右金吾卫大将军的职,怎么他还能调动金吾卫?”
李世民有些疑惑,稚奴在右金吾卫有这么高的威望了?
张阿难解释道:“陛下,是晋王以救驾的名义的,这才让金吾卫出动。”
李世民道:“稚奴说救驾就是?”
“没有兵符文书,金吾卫怎会听令。”
“去查,查清楚。”
张阿难躬身道:“是,陛下。”
旁边,李承乾很是安静。
李世民问道:“太子不意外?”
李承乾回道:“他们都认为,我不会放过这个大好机会,挟持父皇。”
李世民道:“你倒是忍得住。”
李承乾回道:“我已经当了二十年的太子,不差这几天。”
这话把李世民气得够呛。
不过现在禁军出了这么大的乱子,李世民也没心情再跟太子掰扯了。
“行了,你自己好好想想。”
“这么闹下去,有什么意义。”
李承乾不甘示弱道:“还请父皇好好想想,留着魏王跟晋王,又有什么意义。”
李世民冷哼一声,起身就走。
李承乾也起身作揖:“恭送父皇。”
李世民的龙袍掠过门槛时带起一阵冷风,李承乾望着李世民有些佝偻的背影,忽然想起武德九年那个血色清晨。
那时的李渊也是这样蹒跚着走出太极殿,而年轻的秦王李世民,则踏着兄长的血泊走向至高之位。
李承乾泛起一丝苦笑,命运的轮盘竟如此相似地转动,只是这次,轮到他站在漩涡中央。
“殿下,神武军已重新布防。”
苏定方的声音从殿外传来,甲胄碰撞声惊醒了李承乾的思绪。
李承乾微微沉默,道:“苏将军,你说.”
“若今日我囚禁了陛下,会如何?”
苏定方微微一怔,而后道:“殿下神武,若当机立断,此刻已坐拥长安。只是.”
“只是陛下威望甚高,即便掌控皇城,也恐生变数。”
李承乾冷笑:“从洛阳起兵那日起,我便成了变数。”
“你说,陛下真的不知道五姓七望的阴谋?真的不清楚青雀、稚奴的算计?他不过是在玩弄平衡之术,看着我们兄弟相残,以此稳固他的皇权!”
“他要是让青雀稚奴外放藩地,又怎会有这么事情。”
李承乾是真心觉得,要是没有魏王跟晋王,他也不怎么急着去当皇帝。
当个太子,也挺好的。
可现在的情况,是局势只能逼着他不断往前走,如逆水行舟,不进则退。
已经是身不由己了。
可若是二凤愿意放弃魏王,则情况完全不同。
苏定方沉默片刻,道:“无论陛下作何打算,殿下都有神武军,有火炮。只要我们养精蓄锐.”
李承乾盯着苏定方,许久才缓缓道:“你知道吗?看着父皇离开的背影,我忽然想起当年他在玄武门的所作所为。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,只是这次,我不想做任人宰割的羔羊。”
李承乾走到地图前,手指重重按在玄武门的位置。
“这里,终究是我无法逃避的宿命。”
“殿下。”
苏定方走到他身边:“玄武门之变成就了陛下的霸业。如今局势虽险,但以殿下的谋略,加上我们手中的力量,未必不能重现辉煌。只是……还需忍耐些时日。”
(本章完)